瀑布效应—言者无心听者有意
日期:2022-07-11 13:40:51  发布人: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  作者: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 

瀑布效应

瀑布效应是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,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,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,这种心理效应现象,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,上游平平静静,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即会一泻千里。

“瀑布效应”的发生,是因为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,他们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,误会也就产生。

故事

《史记》记载,平原君赵胜的邻居是个瘸子。一天,平原君的小妾在临街的楼上,见到瘸子一瘸一拐地在井台上打水,大声讥笑了一番。这位身残志坚的仁兄于是找到赵胜反映,要求赵胜杀了这个小妾。见赵胜犹豫,此兄劝说道:"大家都认为平原君尊重士子而鄙贱女色,所以,士子们都不远千里来投奔您。我不过是有些残疾,却无端遭到你的小妾的讽刺、讥笑。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,请你为我做主。否则旁人会认为您爱色而贱士,从而离开您。”平原君这才恍然醒悟,终于毅然斩了这个说话没有分寸的小妾,登门道歉。

如何避免瀑布效应

1.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心。

自尊是奇妙的东西,你正面攻击它,它反而更坚强,反倒是你若有若无的一句闲话就能将其击溃。所以,说话时,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敏感点,比如对方身材矮小,你就最好不要在谈话中提起身高的问题。

2. 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分寸。

任何人,在任何场合说话,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,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。比如,在家庭里,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,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。此时对小孩与长辈说话的语气就需要有所区别了。

3.不要让自己过于兴奋。

在社交场合,我们提倡待人接物以热情温和为佳,态度应该保持宠辱不惊,切勿太过兴奋,以至于口不择言,伤害他人。

启示
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”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,你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,却"有意"地伤害到了别人。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,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。因此,当你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,就需要谨言慎行,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。日常交往中,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,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能被讨论,也不是所有的玩笑都能开,以免无意中伤了人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
在日常交际中,一句话的分量在不同的人心里是不一样的。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注意掌握说话的分寸是多么重要。我们在平日里不管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,不管是亲人朋友,还是陌生人,都要把握好说话的方式,掌握好分寸,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,刺伤了别人,再多的道歉都无法弥补。不仅如此,好人缘也会离你而去,当你成了一个不被大家欢迎的人时,就没办法结交朋友了。

 

核发: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