瀑布效应是指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,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,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,这种心理效应现象,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,上游平平静静,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即会一泻千里。
“瀑布效应”的发生,是因为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,他们对同一句话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,误会也就产生。
1.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心。
自尊是奇妙的东西,你正面攻击它,它反而更坚强,反倒是你若有若无的一句闲话就能将其击溃。所以,说话时,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敏感点,比如对方身材矮小,你就最好不要在谈话中提起身高的问题。
2. 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分寸。
任何人,在任何场合说话,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,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。比如,在家庭里,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,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。此时对小孩与长辈说话的语气就需要有所区别了
3.不要让自己过于兴奋。
在社交场合,我们提倡待人接物以热情温和为佳,态度应该保持宠辱不惊,切勿太过兴奋,以至于口不择言,伤害他人。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”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,你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,却"有意"地伤害到了别人。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,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。因此,当你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,就需要谨言慎行,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。日常交往中,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辞,懂得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能被讨论,也不是所有的玩笑都能开,以免无意中伤了人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在日常交际中,一句话的分量在不同的人心里是不一样的。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注意掌握说话的分寸是多么重要。我们在平日里不管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,不管是亲人朋友,还是陌生人,都要把握好说话的方式,掌握好分寸,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,刺伤了别人,再多的道歉都无法弥补。
- 上一篇:提升自我,大方自信——如何应对社交恐惧
- 下一篇:12秒效应—如何控制突如其来的脾气